煤炭行业职工安置思路待更新 从减税开始
2017年06月27日03:16
来源:
分享到:
随着煤炭产量的下降,我国煤炭行业就业总规模也呈现下降趋势。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就业规模于2013年达到峰值水平的529万后迅速下降,截至2016年10月,煤炭行业就业人数总规模已降至395.5万左右,仅相当于2013年的75%,3年左右时间内就缩减了133.5万。根据“十三五”煤炭工业规划和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以现在的行业劳动生产力估算,预计到“十三五”末期,煤炭行业的从业人数总规模将降至300万以内。
对此,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研究部副部长霍景东表示,要做好煤炭去产能职工安置,首先要让职工转变观念,因为现在煤炭、钢铁、重化工等行业都要分流安置职工,导致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很大。要打破部分煤企职工还侥幸存在一线希望的心理,因为受经济社会转型影响,煤炭不可能再回到“黄金十年”,煤企员工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霍景东认为,发展培育服务业是煤炭职工安置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也考验着对分流职工的认识与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霍景东还建议,煤炭行业可以成立相应的就业基金,以解决职工安置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则认为,政府应转变职工安置思路。当前很多地区营商环境都不好,这与计划经济思维、政府管理水平不高有关。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不应仅是简单的财政输血,因为现实往往是财政补贴消耗在了财政系统里,到不了产业里。“政府要做的还是应该从减税开始。”刘强坦言。
此前,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就曾表示,2017年煤炭去产能难度加大,一是因为2017年去产能将全部涉及目前正常生产的煤矿,需要安置的人员不会比2016年少;二是因为2016年去产能过程中,通过遣散临时用工以及在职职工转岗等方式解决了部分人员安置的问题,企业内部自己消化冗员的空间在逐步缩小。根据人社部数据,2016年,需安置62万煤炭职工,至年底,包括钢铁业总体安置了72.6万人。而今年,煤炭钢铁两行业待安置职工共约50万人。
对此,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研究部副部长霍景东表示,要做好煤炭去产能职工安置,首先要让职工转变观念,因为现在煤炭、钢铁、重化工等行业都要分流安置职工,导致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很大。要打破部分煤企职工还侥幸存在一线希望的心理,因为受经济社会转型影响,煤炭不可能再回到“黄金十年”,煤企员工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霍景东认为,发展培育服务业是煤炭职工安置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也考验着对分流职工的认识与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霍景东还建议,煤炭行业可以成立相应的就业基金,以解决职工安置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则认为,政府应转变职工安置思路。当前很多地区营商环境都不好,这与计划经济思维、政府管理水平不高有关。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不应仅是简单的财政输血,因为现实往往是财政补贴消耗在了财政系统里,到不了产业里。“政府要做的还是应该从减税开始。”刘强坦言。
此前,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就曾表示,2017年煤炭去产能难度加大,一是因为2017年去产能将全部涉及目前正常生产的煤矿,需要安置的人员不会比2016年少;二是因为2016年去产能过程中,通过遣散临时用工以及在职职工转岗等方式解决了部分人员安置的问题,企业内部自己消化冗员的空间在逐步缩小。根据人社部数据,2016年,需安置62万煤炭职工,至年底,包括钢铁业总体安置了72.6万人。而今年,煤炭钢铁两行业待安置职工共约50万人。
|推荐图文|

随时随地查看资讯
热门资讯
视频新闻
点击排行